财经要闻NEWS

中国最可惜的三大银行

发布时间:2015-11-24 浏览次数:6328

华夏银行


四大国企银行之一,第一家由工业企业创办的银行,以民族名字命名的银行。1992年5月22日,邓小平视察改革先锋首钢总公司,对首钢勇做改革试验田的义举大为赞赏,于是有人趁机进言,要效仿中信集团创办中信实业银行那样,给予首钢总公司银行牌照,邓老欣然接受。 同年12月22日,国务院总理亲自前往剪彩,华夏银行从此诞生!


顶着“以民族名字命名的银行”这顶高帽子,应该说,华夏银行的出身不可谓不高贵, 其后16年连续4位副部级高官空降华夏,中央可谓给足了华夏银行面子,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华夏银行发展到今天,不但没有赶上早4年创业的招行、中信, 还居然输给了晚3个月起家的浦发,甚至输给了没有任何中央背景的兴业银行,不得不让人感到惋惜。


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华夏行发展落后于其他行?


在招行担任行长达14年之久的马蔚华曾一语道破天机:有一个强势的东家有时是好事,有时却是坏事,招行庆幸有招商局这个好东家,虽然与中信集团定位于金融业不同,招商局是做实业的,但招商局集团对招行的支持,是招行发展到今天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原因。


同理,华夏银行之不幸,便在于其早年的东家:首钢的制约。应该说,首钢在其专业领域是非常强的,但它对华夏银行的定位,乃在于内部的财务公司,是为首钢服务的,它的强势,以及对华夏行的绝对控制,直至2010年华夏银行增资扩股时,仍然体现得淋漓尽致。试想首钢如像招商局集团那样英明,加上红色的背景和中央的支持,20年发展下来到今天,可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,就不是招商银行了。


同样的道理在同城的北京银行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, 北京市政府在决定不扶持华夏银行,转而扶持北京银行时,便放手把第一股东的地位给了境外战略投资者荷兰银行,在荷兰银行和北京市政府的双向支持下,北京银行在短短5年时间,便已超越渤海、浙商、广发,大有赶上华夏银行之势。


不要说北京市政府没对北京银行偏心,市政府那么多的财政存款都放在哪了?


假使首钢当年放手把第一股东地位交给战略伙伴德意志银行,到今天,各位看官应该可以看到一场同城好戏了:究竟是荷兰银行支持的北京银行厉害?还是德意志银行支持的华夏银行厉害?可惜,历史不容假设。德意志在2010年非常希望通过增资扩股获得华夏行第一股东的地位,但首钢使出了吃奶的力气,凑足了70亿,硬生生地把德意志按在了第二把椅子上。




2

中国光大银行




光大集团的嫡系孩子,中央背景,1992年创业,早年发展很不错,有希望光明正大地成为中国第五大行。可惜,1998年金融改制,负债累累的中国投资银行被一拆为二,通过行政命令,优质资产全给了国开行,负债却给了光大银行,这一下,光大银行10年没喘过气来。


2004年,交通银行弯道超车,通过股改试验,一举成为第五大国有商业行。光大银行一看不对劲,以当年为国家牺牲为由要求中央注资。中央答应了,可钱却不是白拿的,汇金注资后成为光大第一大股东,活生生把光大集团的大儿子给抢走了。到今天,光大集团都在不断地跟中央索要光大银行控制权,没有了儿子,谁来给我挣钱啊?没有了银行这个平台,我这个光大集团还怎么玩?


光大银行当年接收了中国投资银行的负债主体,阴差阳错,把原先中国投资银行深圳分行的大楼卖给了华夏银行深圳分行,看来光大银行和华夏银行,还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啊。




3

广发银行




以前的广东发展银行,当年国家为了打破银行由国家创办的垄断局面,给深圳、广东省、上海分别发了3张银行牌照。深圳最先,成立了深圳发展银行,到今天已经卖给了平安保险。广东其次,搞起了广东发展银行。


背靠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大省,占据地理和人和优势,广发最早发展态势也非常不错,如果一直保持,到今天早就可以拼掉浦发,成为股份制前三了。可惜,98年广东国投事件中,行政命令让广发背上了债务包袱,虽然换来了5张异地分行的牌照,但口子一开,广发就再也不能不受行政清算命令的干扰了。


05年政府决定给广发换个婆家,中国人寿联合花旗、平安保险联合汇丰先后找上门,省里向来跟深圳是不太合的,于是给了中国人寿和花旗。 应该说,花旗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东家的,但可惜,由于官商结合太紧密了,广发内部的经营氛围已经不好,即使是花旗这样的外来和尚,也念不了这个经了。


2010年,董建岳空降,广发终于找来了一个改革家,改名、抓人、上市,一步接一步,虽然目前落后于前面的华夏和光大,但广发的未来,已经看到了曙光。